Justhought讀書會

《打造第二大腦》如何建立第二大腦?|處理資訊變得輕而易舉?🧠|Justhought廣東話好書推薦 EP.13

Season 1 Episode 13

《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
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

你有冇試過喺工作或者生活中被無數資訊淹沒,搞到自己頭昏腦脹?今集我會同大家分享一本可以徹底改變你工作方式嘅書——《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由Tiago Forte所著。 呢本書教我哋點樣用一個簡單但強大嘅系統,將所有資訊、靈感同知識有效地整理同管理,幫助我哋釋放腦袋空間,集中精力喺最重要嘅事情上。  

如果你想喺資訊爆炸嘅時代中保持清晰頭腦,並發揮你最大嘅潛能,呢集內容你一定唔可以錯過!記得收聽,並留言話俾我知,你最想用「第二大腦」整理嘅資訊係咩!

———————————————————————————————————————————

矽谷強推的知識管理課終於成書!
教你最夯的「第二大腦」建構法

資訊超載時代,每天訊息收不完,大腦不夠用?
「第二大腦」幫你秒速思考、輕鬆歸納、高效輸出!

★他曾因大病腦傷,卻自創更強「第二大腦」——
數位知識管理一哥的高生產力秘訣大公開!

★《搞定》作者大衛.艾倫強推:
「一本寫得很棒、深具說服力又有用的手冊。」
子彈筆記發明者瑞德.卡洛、超速學習》作者史考特.楊,
劍橋學霸醫師YouTuber阿里.阿布達爾一致好評!

●你花很多時間讀書、上課、學這學那,需要的時候卻腦袋當機,想不起來?
●桌機、手機、閱讀器,你都用,文章、圖片、影音,你都看,但總是記了這個、漏了那個?
●正在執行的專案,有太多資料要整理、太多資訊要分類,你找不到頭緒也抓不到重點?
→別擔心,建立你備用的「第二大腦」,困難就迎刃而解!

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等著我們消化吸收,包括email、簡訊、各式各樣的app、網路文章、書籍資訊、播客節目、網路線上研討會、筆記……等等,很多內容很有價值,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健康和快樂,但海量的訊息遠遠超過我們的大腦所能負荷。知識本來應該幫助我們、卻反過使我們不堪重負、焦慮不斷,無法集中注意力。結果我們成了「資訊囤積者」,而不是游刃有餘的「資訊善用者」。

這樣的痛苦,「數位知識管理一哥」提亞戈.佛特最清楚。他曾是被中學老師評定為「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也曾在大學三年級因不明疾病而短期失憶、腦力退化,但他在罹病的過程中,將厚達數百頁的病歷和醫囑轉化成數位檔案,儲存於家裡的電腦,好隨時搜尋、重新整理、加上註解和分享。就這樣,他成為自己健康狀況的專案管理師,試驗他們提出的每項建議,並且導出下次回診時應檢視的一些問題,進而釐清病因,並找出解決之道。

經病程磨練後,他練成一套名為「第二大腦」的數位知識管理系統——你不再須把所有細節記在大腦中,而是將最珍貴記憶、想法與知識儲存在「第二大腦」(你自建的數位知識庫,即檔案、資料夾或雲端硬碟),隨需取用,助你完成工作、經營事業、管理生活。藉由這套系統,他先後達成在烏克蘭擔任英文老師、在矽谷擔任專案顧問等困難的任務,並進而成為一位知識管理師,開授「打造第二大腦」的線上課程,至今已累積來自百餘國、超過五千名學生,深獲《搞定》作者大衛.艾倫、《子彈思考整理術》作者瑞德.卡洛、《超速學習》作者史考特.楊,劍橋學霸醫師YouTuber阿里.阿布達爾等大師好評。

具體上要如何使用「第二大腦」呢?佛特提出簡明且直覺的CODE法,包括:
●獲取(Capture):不要當囤積資訊者!只獲取未來會對我有所啟發、用得上、有關連性的資訊。
●組織(Organize):將資訊有系統的存入PARA四個資料夾,專案(短期任務)、領域(長期任務)、資源(未來用得上的題材)、檔案庫(其他備而不用事項),就能一目瞭然、秒速管理。
●萃取(Distill):做筆記的同時摘要重點、去蕪存菁,落落長反而沒頭緒。
●表達(Express):把先前儲存的內容重新組合成你的新作品。
跟著「數位知識管理一哥」佛特一步步打造「第二大腦」,將平常的筆記、觀察、發現等數位化,進而可在app上搜索、組織和同步,備份到雲端硬碟善加保存,當你需要時,花最少的時間就能調出來。無論職場工作,專案管理、找新工作、學新技能、創業、管家都用得上。「第二大腦」將成為你最好的助理,也是最有用的思維工具,使你能夠達成渴求的任何目標。

◎本書特色
1.各界管理知識專家都強推,超前學習必讀!
佛特「打造第二大腦」線上課程在矽谷火紅,且深獲《搞定》作者大衛.艾倫及子彈筆記原創者瑞德.卡洛等效能管理大師,《超速學習》作者史考特.楊、劍橋醫師YouTuber阿里.阿布達爾等學霸一致強推——「這是對個人知識管理感興趣的人不容錯過的書!」
2. 人人好奇的「第二大腦」是什麼?所有人都需要它!
「第二大腦」是每個人在生理大腦之外再建立的數位知識庫,幫我們更有效率的消化、重組、記憶每天迎面而來的海量知識與訊息,隨需隨用。求學上課時,第二大腦可以用來組織筆記;職場工作中,第二大腦有助於推行專案;在生活裡則可以讓大小事有條不紊……每個需要提高生產力的人都用得上。
3.多元平台、多元資訊的時代,懂善用、整合數位工具最有效率!
海量資訊時代裡,手機、閱讀器、電子郵件、網路圖片、多媒體影音……繁多資料迎面而來,需要靈活吸收又不漏失關鍵資訊。「第二大腦」這項數位工具能串連多元媒體、全方位地管理知識,助你更有輕鬆自在的因應事業和生活中的挑戰,省下的時間則按下「Off」鍵好好放鬆。
4.結合筆記術、學習法、思考術、勵志故事,職場工作者切身有感
佛特曾受腦力衰退之苦,又自創「第二大腦」成為聞名全球的數位知識管理一哥。他豐富的企業及教學經驗、具體的實作建議,是亟欲成長的職場工作者年度不可錯過的年度佳作。

Support the sho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Justhoughtpodca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houghtt/

📜Thread:
https://www.threads.net/@justhoughtt

❤️小額贊助Justin 創作更多內容:
https://buy.stripe.com/7sI8ArgOXfAH9Ta7sy


唔知你有無試過踏踏下車諗到啲新嘅諗法叮一聲咁樣 但係到咗目的地之後就忘就忘記得一乾二淨 或者你會唔會成日都唔記得你讀過嘅書 或者睇過嘅文章入面一啲重點一啲嘅知識呢? 如果你都有以上嘅問題嘅話 相信今集就非常之幫助到你喇 大家好歡迎返到嚟收聽Justhought嘅Channel 我係Justin 今日想同大家講一本書叫做《打造第二大腦》 英文就係Building a Second Brain 副標題就係多一個數位大腦 資訊超載時代嘅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作者就係Tiago Forte Tiago Forte係一個知識管理領域嘅專家 佢都有舉辦好多課程去教人哋點樣更加有效率去管理自己嘅知識 咁隨住科技嘅發展 我哋每時每刻其實都喺唔同嘅地方 讀取到好多唔同嘅資訊 可能係報章啦 可能係電視啦 可能係電腦啦 或者係你手上面嘅智能電話啦 咁呢啲資訊有啲可能對你好有用啦 好重要啦 咁但問題就係我哋未必可以係啱嘅時間點 去吸收到呢啲資訊 咁為咗喺未來可以善用到呢啲資訊呢啲知識啦 其實呢我哋需要儲存呢啲資訊嘅 而今日呢就會同大家介紹一個方法呢 就係打造你嘅第二大腦 咁我哋平時日常工作嘅時候呢 我哋都係依靠我哋嘅第一大腦嘅 即係我哋而家個腦啦 咁我哋個腦就會充滿緊張嘅諗法 可能搭車返工嘅時候 我哋要諗陣間開會要講啲咩 陣間要見咩客户 陣間要準備啲咩報告 可能搭車途中都有睇片睇書 亦都吸收咗好多有用嘅節目精華同資訊 令到我哋嘅第一大腦 又要諗下開會要講啲咩 又要處理大量嘅資訊 但係其實我哋第一大腦 係無辦法處理呢啲持續嘅資訊轟炸 呢啲資訊轟炸會好容易令到我哋變得更加焦慮 更加無辦法集中我哋嘅注意力 所以我哋要建立第二大腦 嚟幫助我哋嘅第一大腦 嚟分擔一啲儲存資訊 同埋管理資訊嘅工作 所謂嘅第二大腦 其實係一個好完善嘅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佢可以負責去典藏你嘅記憶 一啲諗法啦或者唔同嘅知識 咁作者就建議我哋善用數位工具嚟到幫助我哋建立第二大腦 而最核心嘅數位工具呢就係唔同嘅 數位筆記軟件啦 咁一啲數位筆記軟件嘅例子可能有Evernote啦 Notion啦 Obsidian啦 或者係你手機上面嘅note app呢其實都係一個好方便嘅工具呢 你幫我哋去儲存資訊啦處理資訊啦同埋做我哋嘅第二大腦㗎喎 咁你建立咗第二大腦之後呢你會發現你可以好迅速咁揾到你學過嘅一啲資訊啦 因為所有資訊都已經儲存咗喺第二大腦度啦 你亦都可以呢將啲資訊呢啲資訊呢連結生活入面唔同嘅領域呀 而且透過依賴第二大腦呢我哋唔使成日記住咁多嘢啦 咁就可以更加放鬆咁休息啦 同埋將我哋大腦嘅一啲能量呢擺喺做決策 而唔係擺喺記嘅嘢上面 藉此你就可以花更多時間去做一啲你善長同埋你鍾意做嘅嘢 咁究竟第二大路係點樣建立嘅呢? 其中最核心就係一個叫做 Code 嘅方法 Code 嘅全寫即係 C O D E C係Capture 獲取 O係Organize 組織 D係Distill 萃取 E係Express 表達 Total 四個步驟 咁我而家就會簡略咁講下呢四個步驟分別係啲咩 首先C for Capture 獲取 咁獲取就係要問自己到底要獲取啲咩資訊呢? 到底要Capture 啲咩資訊呢? 我們要選擇性地將一些真正值得保存的想法 或者真正有價值的資訊放入我們的數位筆記中 作者給了我們四個問題作為一個參考標準 幫我們篩選一下到底什麼資訊 才值得進入我們 第二大腦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問 這個資訊是不是對你有啟發呢? 會不會令你覺得吸收了新的idea 令到你叮一聲的感覺 第二個問題就是要問 這個資訊在未來會不會有用呢? 雖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可能會轉行可能會轉居住環境 但是一些資訊可能例如是一些明星的緋聞 就一定不會在未來有任何用處 第三個問題就是要問 這個資訊是不是同你息息相關嘅呢? 咁最息息相關最珍貴嘅資訊 可能係你過往嘅諗法 即係你呢一刻嘅諗法 一啲嘅反思 一啲嘅記憶 或者同某啲人做過嘅嘢 其實都係一啲好珍貴嘅資訊 而第四個亦都係最後一個問題 就係要問下自己 呢個資訊係咪會令你覺得意想不到嘅呢? 意想不到嘅意思 就係呢個資訊可能會 沖擊到你而家嘅一啲諗法 或者一啲嘅信念 咁呢度呢 同大家介紹一個心理學嘅現象呢 叫做確認偏誤 英文呢就係 confirmation bias 咁確認偏誤嘅意思呢 就係我哋人會好傾向咁去 揾一啲證據呢 去確認自己已經相信嘅事情 可能你唔覺啦 但係其實好多範疇呢 你都已經有一個既定嘅立場 可能係宗教嘅立場 可能係 政治立場,飲食模式立場,食肉健康,食齋健康 而在演算法的幫助下,我們在社交媒體又好,youtube又好 我們只會keep住去睇一啲我們已經確認左既思維 例如你當我係信基督教,可能youtube就有好多詩歌,好多崇拜 去到更加鞏固我既立場,更加鞏固既有既思維 所以我好鼓勵大家,係唔同既範疇去選擇立場之前 盡量去攝取多啲唔同既資訊,試下係唔同既資訊來源 試下喺唔同既來源擬會獲取唔同既資訊 透過儲存唔同面向既資訊入我地第2大腦可以訓練我地對既有諗法思維 可以幫我地打破到框框 同埋幫助我地透過 透過唔同嘅面向 睇到一個更加完整嘅故事 下一步就係Organize組織 所謂嘅組織就係令到你嘅資訊變得更加有系統化 有一個結構令你易於搜尋 好多人喺組織資訊嘅時候 就會參考圖書館普遍用法 就係所謂嘅《杜威十進分類法》《杜威十進分類法》就係將一啲書籍分做唔同嘅歸類 可能係歷史 可能係建築 可能係商業 但係作者就話呢一種分類方法就比較低效率 佢就建議我哋根據而家執行緊嘅project嚟做分類 所以作者就建議組織資訊嗰陣可以將資訊分做四大類 佢哋嘅傳社就係 P A R A PARA 分別是 P for Projects 專案 A for Areas 領域 R for Resources 資源 A for Archives 檔案庫 首先第一個範疇就是專案 在這個範疇我們會儲存一些跟我們正在努力的短期任務相關的資訊 舉個例子 可能是下星期要準備朋友的生日會 或者是下個月要交一份報告給老闆 這些全部都是會見到盡頭會完結的任務 而且都會有一個很明確的指標告訴你這個任務已經完結了 至於第二個就是 Areas 領域 領域就是指一些我們長期需要負責的項目 可能是如何管理健康的一些知識 或者是如何理財的一些知識 你會見到這些資訊 就算你中咗六合彩,就算你去到七十歲都好 你都係需要去學習,都係需要去關注 或者係一啲同工作相關資訊 可能係點樣做銷售,點樣行銷 或者係點樣招聘一啲新嘅同事 咁呢啲只要你見唔到有個短期會完結嘅時間 其實都可以擺喺第二個範疇領域呢一度 咁至於第三個就係Resources 資源 資源就係未來一啲有可能有用嘅題材或者興趣 但係呢一刻佢又唔跌入專案同領域嘅範疇入面 可能係點樣去分辨唔同嘅咖啡豆 可能係點樣去做室內設計 或者係點樣去睇一啲英國文學 咁呢啲咁嘅興趣或者資訊可能係呢一刻 未必會跌入到專案同領域嘅範疇 但係如果你將呢啲資訊擺咗喺資源 資源呢一part就意味住遲啲可能有時間或者有興趣或者遇啱一啲機遇 就可以隨時隨地咁樣再抽取呢啲資訊喇 咁去到最後呢就係archives檔案庫啦 咁檔案庫呢就係一啲已經完成咗或者已經暫時擱置咗嘅嘢 可能係一啲你已經完成咗嘅專案啦 可能係五年之前呢你喺舊公司交畀老細嘅powerpoint啦 或者係你十年之前租上一間屋嘅租約嘅內容 咁呢啲資訊可能已經完全冇用啦 但係只要你將呢啲資訊擺咗檔案庫呢 呢啲冇用啦過時嘅資訊呢 就唔會塞住我哋日常工作嘅空間啦阻住曬啦 但係又可以永久妥善咁保存啦 日後有需要又可以隨時隨地咁使用喎 咁只要透過PARA系統去組織你嘅資訊呢 就會發現你嘅資訊啦 係以完成項目為中心 同埋變得十分之整齊 第三點 D for Distill 所謂萃取 所謂萃取就係要將資訊濃縮、簡化 將重點抽出嚟 比未來嘅自己更加容易入口 假設我而家睇咗一篇三千字嘅文章 可能係叫做「吸煙的害處」 我唔會將呢三千字直接複製貼上入我第二大腦 所以我哋要嘗試用一個言簡意賅嘅方式 去表達呢個訊息比未來嘅自己聽 可能係歸納一啲重點 或者highlight一啲關鍵字 去比未來嘅自己一目瞭然就見到 究竟吸煙有啲咩害處 你可能想像一下未來嘅自己 可能冇咁多嘅時間同心力 去重新消化呢篇幾千字 你現在透過萃取就可以幫未來的自己省回一些時間 或者你亦都可以寫一些自己現在的想法 或者一些筆記 去給未來的自己更加容易勾起一些回憶 去到最後就是E for Express 表達 所謂表達其實就是實際地運用你的知識 無論我們有多少知識也好 如果我們不實際地運用這些知識 其實它只是一個理論 可能我看了一本書關於素食主義 但是我從來都不吃素 我看了那本書 我吸收的資訊是不是還有它的價值呢? 我們應該將我們的資訊 將我們的知識實際地表達出來 實踐出來產生一些具體的成果 或者跟其他人分享 去彼此交流 而呢個亦都係建立第二大路最終極嘅目的嚟 作者亦都鼓勵我哋盡可能花時間花精力 投資喺創造資訊做資訊度 而唔好攞嚟消費資訊 透過創造唔同嘅資訊就可以啟發到人 娛樂到人或者教育到唔同嘅人 對人哋造成一啲正面嘅影響 創造資訊可以有好多種 咁舉落嚟你可能好熱衷於整麵包 你可能可以拍條片教下人點樣焗麵包 或者你好鍾意露營 你亦都可以列出一個清單分享比你朋友知 有啲咩露營用品推薦 有啲咩牌子推薦 咁透過實際創造資訊 資訊可以為更多嘅人帶嚟更多嘅價值 咁最後我想提提大家 提醒大家就係要建立你嘅第二大腦 我哋唔係交功課俾老師 唔係交報告俾你老闆 我哋嘅第二大腦 我哋嘅數位筆記 唔需要好靚靚仔仔 唔需要跟曬格式 有曬排版 先可以做我哋第二大腦 我覺得最緊要就係你自己用得舒服 你自己去jot筆記嘅時候 覺得好方便 唔會話因為覺得好多格式要跟 覺得好麻煩 廢事jot筆記 咁就夠㗎啦 啱啱上述講嘅所有步驟 其實如果你覺得嫌麻煩 都可以唔做 最緊要就係透過一個數位筆記 透過建立一個第二大腦 去舒緩到我哋第一大腦嘅工作 令到我哋有更加多嘅精神同時間 去處理自己想做嘅嘢 如果大家都鍾意今集內容 不妨讚好 同埋分享俾你朋友 或者你對於建立與建立第二大腦有啲咩睇法同觀點 都可以係留言到同我分享 咁我地下集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