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sthought讀書會
歡迎嚟到 Justhought讀書會!
我係 Justin,呢度我會分享我嘅閱讀心得同埋唔同類型嘅實用知識~
每星期用 10 - 15分鐘,一齊剖析一本書嘅精華內容,讓思維升級!💡
Justhought讀書會
《底層邏輯》用底層邏輯分辨是非對錯?|如何防止被人「注射式洗腦」?🔍|Justhought廣東話好書推薦 EP.15
底層邏輯 The Underlying Logic
作者:劉潤
「掌握底層邏輯,提升思考力!」
你有冇試過,同人爭論一個問題,大家講極都覺得自己啱,最後變成無謂嘅拉鋸戰?其實,思維方式影響咗我哋點樣理解世界,甚至決定咗我哋點樣判斷對錯。今集我會同大家分享一本幫助你建立清晰思維、破解認知陷阱嘅書——《底層邏輯》,由劉潤所寫,帶你了解思維背後嘅規律,避免被錯誤觀念操控。
除此之外,我仲會講解「注射式洗腦」嘅危險性——當資訊以強勢、單向輸入方式進入我哋大腦,點解咁多人會無意識地被引導,甚至失去獨立思考能力?
如果你想提升邏輯思維,避免被錯誤資訊影響判斷,記得收聽今集內容~
———————————————————————————————————————————
你真的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事實是最不容易產生爭議的客觀存在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唯有透過「底層邏輯+環境變數」,
才能讓你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認清所有真相!
當一個人持有的不是觀點而是立場時,你應該做的事情,是對他說「It’s good for you」(這對你有益)。
反過來,我們也要時刻反省自己:我說的話、我的表述,是事實,是觀點,是立場,還是信仰?
請運用以下幾點:
一.拋棄經驗,不要輕易下結論,懷著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二.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做出調整。
三.不要被利益、立場左右,就事論事。
能做到以上三點,再複雜、繁瑣的事,你也能抽絲剝繭、洞察本質。
為什麼我們要懂「底層邏輯」?
如果你是學生,透過底層邏輯能學會:思考問題的邏輯
˙懂得辯證真理
˙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洞察事情的本質
如果你是職場新鮮人,透過底層邏輯能學會:個人進化的方法
˙做好時間管理
˙讓事情產生最大效益,創造十倍價值
˙培養良好人脈
如果你是創業者或企業管理者,透過底層邏輯能學會:公司營運的順暢
˙獲取正確的戰略
˙掌控利潤
˙留住優秀員工
本書可以幫忙你思考:
˙找工作時,正確思考想學習與得到什麼?
˙和朋友交往時,如何拉長時間觀察,不因小事而漸行漸遠?
˙獲取人脈時,要如何互相幫忙達到雙贏的局面?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Justhoughtpodca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houghtt/
📜Thread:
https://www.threads.net/@justhoughtt
❤️小額贊助Justin 創作更多內容:
https://buy.stripe.com/7sI8ArgOXfAH9Ta7sy
點樣透過底層邏輯去分辨一件事嘅是非對錯呢? 事實、觀點、立場同埋信仰有咩分別呢? 點樣防止俾人注射式洗腦呢? 咁聽完今集內容之後你就可以答到呢啲問題啦 大家好,歡迎返到嚟收聽 Justhought 讀書會 我係 Justin 今日想同大家分享一本書叫做《底層邏輯》 副標題係《看清者世界的底牌》 作者係劉潤 劉潤係一個中國好出名嘅商業顧問 佢亦都曾經做過 Microsoft 喺中國分公司嘅戰略總監 亦都做過好多間大型企業嘅商業顧問 喺呢本書入面佢要講俾我哋聽 我哋對於個人生活、職場或者商業世界入面 要點樣睇穿咁多快速變化事物背後運作嘅根本道理 亦即係所謂嘅底層邏輯 今日抽咗其中三個底層邏輯同大家分享下 希望可以提升到大家思考嘅質量 首先想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話說有個綁匪綁架咗一個富翁嘅仔 之後綁匪就同富翁傾電話講數 呢個時候綁匪就問富翁 咦你做咩咁冷靜嘅? 富翁就答 因為我知道今次之所以我個仔畀人綁架 完全係我嘅問題 係我做得唔好 綁匪就心諗 點會係你嘅問你嘅問題 點會係你錯呀?明明係我綁架咗你個仔喎 咁佢就問富翁點解啦 富翁就答 因為我知道我係一個富翁 我係呢區知名度都好高 但係我竟然一啲防範都冇 我真係要好仔細咁檢討下先得 咁係嘅,法律上黎講 綁匪就一定係錯架啦 因為佢綁架咗富翁個仔 佢一定要受到法律嘅制裁 但係係商人嘅角度呢 呢個絕對係富翁嘅錯呀 因為萬一富翁個仔 畀綁匪殺咗嘅話呢 就算綁匪係畀法律制裁咗 要終身監禁都好呢 佢都係賠唔返富翁個仔條命 畀富翁 所以富翁點都係蒙受 最大損失嗰個人 咁作者就話 係我地心入面呢 應該要有三種嘅對錯觀 所謂對錯觀即係對於一個持份持份者喺一個事件入面 你覺得佢係呃佢係啱定係錯嘅一啲觀點啦 咁呢三種對錯觀分別有法學家嘅對錯觀 經濟學家嘅對錯觀同埋商人嘅對錯觀 咁作者呢就有個例子嘅大家呢可以一齊諗下啦 咁話說呢有個叫做阿A嘅壞人呢 將一個叫做阿B嘅好人呢 引咗去阿C一個無所好嘅地盤入面 咁之後呢阿B就跌死咗啦 咁你覺得呢件事入面到底邊個錯呢到底應該用啲咩嘅對錯觀去睇呢件事呢 咁首先係法學家嚟講啦喺法律上一定係阿A嘅錯 因為阿A竟然將阿B引咗去一個無所好嘅地盤 一個咁危險嘅地方喎 但就算我地話係A錯,我地可以好好咁懲罰A,要佢坐好多年監都好 我地都無辦法透過定立法律好有效咁避免到下次同樣嘅意外發生 呢個時候就要用經濟學家嘅對錯觀 經濟學家就會以社會嘅總成本去判斷一件事嘅對與錯 都好似一個政策嘅制定者咁樣 咁所以係經濟學家嘅角度上嚟睇呢個就係C嘅錯 因為如果站喺整個社會嘅角度嚟睇 我地叫阿C去鎖好個地盤嘅成本係遠遠低於我地要A唔好將B引入去C嘅地盤 咁所以我地只要好好咁懲罰阿C就可以避免到下次有另一個阿C無鎖好個地盤 可能只要法律好簡單咁定明地盤必須鎖上就可以好有效咁 堵塞到呢個漏洞 最後喺商人嘅角度呢 呢個一定係阿B嘅錯 因為呢B已經死咗 無論你話A錯又好C錯又好 點樣去懲罰佢哋 點樣去判佢哋坐監都好呢 B始終都係蒙受最大損失嘅人 咁作者就提醒我哋啦 永遠記住 邊一個蒙受最大損失嘅損失嘅話呢 就係邊一個嘅錯 咁可能你會話 我阿B完全無辜㗎喎 完全係畀人呃咗入個地盤入面㗎喎 咁但係你諗深一層呢 其實就好似要做到課題分離咁樣 就好似之前《被討厭的勇氣》嗰本書所講啦 人哋點樣做人哋詐騙你呢 係人哋嘅事我哋係改變唔到嘅 咁但係係咪人哋詐騙你 你就一定要落答先 如果你咁輕易就中計 咁輕易就畀人呃到嘅話 你又有無責任呢 就好似當你而家過緊馬路咁樣 雖然行人過路燈係綠燈 但係你見到有架車以一個超快嘅速度迎面衝緊過嚟 呢個時候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就係雖然係綠燈 但係你唔過住 比架車好快咁過咗先你再過條馬路 第二個選擇就係照過 因為你知道馬路嚟㗎嘛 你知道行人訊號燈係綠燈嚟㗎嘛 佢要停車畀你行㗎嘛 如果佢唔停嘅話 佢犯法㗎喎 佢要畀人拉㗎喎 佢可能要坐監㗎喎 咁如果你係揀咗第二個選擇呢 你畀佢車死咗喇 咁呢個時候你會發現 就算佢法律上有幾錯都好 最後最錯嗰個都係你 因為其實你都有責任去保護自己 以自己嘅利益做出發點 去做唔同嘅選擇 咁你應該明白到 要判斷一件事嘅必要性 邊個錯嘅時候,永遠都要係利益角度出發 如果自己有損失嘅時候,就只可以怪自己 因為得你自己先可以改變一件事嘅最終結果 就好似啱啱架車咁 係嘅個司機犯咗法 但係最後死嗰個係你喎 係咪你嘅錯呢? 其實好多時候你見到人好鍾意分邊個啱,邊個唔啱 好鍾意同唔同人爭辯 會覺得我係啱,你係錯 咁你有無諗過點解人類咁多爭辯呢? 其實好多時候因為大家有唔同嘅觀點與角度 上面嘅例子雖然話咗畀我哋知蒙受損失嘅人 損失嘅人就一定係錯嗰個 但係其實你都要分清楚我哋講嘅嘢可以分為四種 分別就係事實、觀點 立場同埋信仰 例如我話今日幾凍喎 咁今日幾凍係咪一個事實嚟㗎呢 今日幾凍呢其實未必係一個事實嚟㗎喎 因為當然而家19度啦對我嚟講可能好凍 但係對於一個西伯利亞人嚟講可能好熱㗎喎 所以今日幾凍其實只係一個觀點嚟㗎 咁事實係啲咩呢?事實就係今日係19度 今日19度呢個先係一個可以測量到嘅事實 咁所謂事實呢其實就係一啲獨立於我哋判斷嘅客觀存在 可能今日係19度啦 呢把間車係生車係15cm啦 呢個啞鈴係10kg啦咁G啦咁樣 呢啲嘢先係叫做事實 但無奈現實世界好多時候太過複雜 我哋好多時候冇辦法判罰判斷到底呢樣嘢係咪一個事實呢 我哋有時就會透過唔同嘅觀點 從觀點與角度去睇一件事 跟住就會以為自己係睇緊事實 就好似盲人摸象咁 可能我摸到嗰隻象好扁好大好大塊 成塊係pizza咁 但係你摸到嗰隻象 可能好粗好粗 成棵樹幹咁 所以我哋就會各執一詞 大家都以為自己係睇緊事實嘅全部 但係可能只不過係睇到部分嘅事實 或者只不過係透過唔同嘅觀點與角度去睇緊事實 其實所謂觀點就係我哋對於事實嘅一個睇法 我哋掌握嘅知識 我哋掌握嘅資訊 我哋諗嘢嘅模式 好多都會決定到我哋嘅觀點 好似啱啱嘅例子咁 19度到底係凍定係熱呢? 其實係取決於我哋嘅生存環境 我哋嘅文化背景 或者我哋嘅身體結構等等 觀點相對於事實我覺得係更加有爭論嘅空間 但係喺我哋爭論之前都嘗試要了解對方到底係以一個咩知識基礎 有啲咩資訊為前提底下咁樣去思考呢個問題 如果唔係就會永遠都口痛鼻拗 就好似我會覺得個西伯利亞人痴線 20度都話熱 但係個西伯利亞人都會覺得我有病 除咗事實同觀點之外 第三種就係立場 所謂立場就係一啲被位置同利益影響嘅觀點 咁舉個例 你喺一間物業管理公司嗰度返工 有一日個客打嚟問你 覺得熱唔熱 好熱 好熱喎 雖然你都覺得好熱 你都流哂汗 但係如果你覺得熱嘅話 你就要開大個冷氣 你就要做多啲唔同嘅嘢 可能要幫客人維修冷氣 咁所以呢 咁所以呢 因為有你 利益嘅衝突你就答咗個客 我覺得唔熱 呢個時候覺得唔熱 唔熱係你嘅立場 咁所以如果下次 你同人鬧交嘅時候你分清楚 你同人鬧緊嘅嘢 到底你哋有冇立場嘅呢 如果有立場嘅話 其實係冇意思嘅 因為立場背後係有利益 同埋有位置 如果背後有利益嘅驅使 其實係好難令佢信服到你 咁所以你成日聽到人哋講 小朋友先分對錯 成年人只講利益 因為 喺利益嘅驅使之下 立場係好難被動搖 咁去到最後就係信仰 咁所謂信仰 其實就係一套完全 自治嘅邏輯體系 咁有啲人信 基督教啦 有啲人信佛教啦 咁呢個就係信仰 大家都覺得自己信嘅嘢 係啱嘅 點解呢啲嘢一定係啱嘅呢 因為透過邏輯是無法證明這些東西是錯的 這個就是所謂的邏輯自治 1加1等於2啦 現在温度是20度 這些東西全部都是邏輯證明到的 但是在信仰裡面的所有東西都是邏輯證明不到的 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問題衍生了出來 就是在信仰裡面是會邏輯自治 但是信仰與信仰之間又會互相矛盾 舉個例子 不知道你怎麼看死後世界是通往哪裡的呢? 有些信仰就會說是通往極樂的世界 有些信仰就會說是上天堂下地獄 有些信仰就會說是六道輪迴轉生 到底誰是對的呢? 你會發現大家都是各執一詞 互相矛盾 所以跟別人爭論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攻擊別人 人哋嘅信仰,因為你係無可能獲勝 我覺得你可以同人討論,但係完全無需要同人爭論到你贏為止 就好似啱啱所講,信仰根本就證明唔到,亦都係邏輯自治 所以你會幻想到一個基督教徒同一個佛教徒咁爭論 係沒完沒了,亦都無結果 最後想分享多一個幾實用嘅說話技巧,就係所謂注射式洗腦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點解愛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呢? 可能你會諗,係咪因為佢研究科學嘅盡頭發現 原來科學係通往神學呢? 係咪因為佢想得到贖罪得到赦免上天國呢? 係咪因為當時嘅文化背景呢? 咁可能你又諗到其他嘅原因 但係可能無諗過其實愛因斯坦晚年係無改信上帝 呢個就係所謂嘅注射式細路 佢嘅句子結構就係為什麼加一個觀點 呢個句子結構就好似一個注射器咁樣 注射一個觀念入你個腦入面 咁點解會咁呢 咁係因為當我問咗點解加一個觀點呢個問題之後呢 你嘅注意力就會集中在解決點解上面 掛住諗好多唔同嘅原因去解釋呢個觀點 就好似我問你點解你畀你老細針對嘅 咁你一開始聽到就會諗係咪因為我做錯咗啲咩呀 係咪因為我表現得唔好呀 反而你唔會諗都會諗到底我係咪真係畀老細針對呢 咁我介紹呢個注射式細路呢 同埋希望大家用呢個方式操控別人 希望大家可以避免畀呢種注射式洗腦 可能係人哋想洗你腦 可能你自己想洗自己腦 例如你可能會問點解我咁努力都得唔到我想要嘅回報呢 但係你有冇諗過其實你係咪真係咁努力呢 又或者你嘅努力係咪真係喺正確嘅方向上面呢 咁今日呢其實我只係分享咗書入面呢部份嘅底層邏輯 其實去到後面呢佢後面呢佢有好多關於商業嘅應用 如果大家有興趣呢都可以睇下呢本書 咁但係我自己覺得呢如果係商業角度嚟講呢佢講呢佢嘅續集啦底層邏輯2呢 會係一本更加值得推薦嘅書嚟嘅 咁之後有機會呢都可以同大家分享埋佢嘅續集 如果大家都鍾意今集嘅內容 又覺得今集嘅內容都幫到你 不妨讚好,訂閲 亦都喺YouTube留言話畀我知 你有冇經歷過注射式洗腦呢? 咁我哋下集再見啦,Bye!